作為測試人,我們經常要對項目中的接口進行接口測試,那么在做接口測試的時候,如何寫接口測試用例呢?如何寫出好的接口測試用例呢?
一:什么是接口測試
首先我們要了解一下,什么是接口測試?
那么首先要搞清楚,我們一般說的接口到底是什么?一般狹義上說的都是web項目中的接口測試,當然app也一樣,都是指前后端交互的接口,我們通過各種工具對后端給前端提供的接口做模擬測試,驗證后端提供的接口是否滿足要求。主要是滿足功能需求,還有一些非功能需求,比如穩定性,可靠性等性能要求,響應正常,那么響應時間是否符合要求,持續的請求是否也可以符合響應時間的要求。
那么,一般我們做接口測試時,都是依照開發提供的接口文檔為依據,在一個接口文檔中,我們都需要得到哪些信息呢?這些內容直接影響你寫出的用例是否是優秀的。一般在接口文檔中,都會提供以下內容:1:請求信息 2:響應信息
請求中我們要得到哪些信息呢?主要是請求的連接地址,請求方式,請求參數,是否有其他要求,比如cookie,token等。這些都至關重要。
響應中都要什么信息呢?主要是響應的響應碼,響應頭信息,響應體,響應的方式。
當你得到了以上信息,就可以進行接口測試用例的編寫了
二:如何編寫接口測試用例
首先我們要理解,一個好的測試用例要包含的內容有哪些?
用例編號
所屬模塊
前置條件
測試標題
測試步驟
測試數據
預期結果
實際結果
請求和響應
那么對于一個接口測試的測試用例,我們還要添加哪些東西呢?在接口測試用例中,其實要體現的內容主要是請求和響應的內容,所以在測試步驟中,一定要注明你這個接口中,如何做這個請求,在預期結果中體現出對響應的要求,這才是接口測試用例的核心。
也就是說在接口測試用例中,我們要寫清楚,如何做這次請求,請求的地址,請求的方式,請求的參數及參數類型,是否有cookie和token及其他要求。
預期中對應每種請求的預期結果響應內容到底如何要求,響應時間是否有具體要求,這些都決定了這次接口測試是否通過。
除了正向驗證外,我們也要設計對應的反向用例,比如故意設計不符合要求的參數個數,參數類型,請求方式等,要求包含設計中卻未包含,這些都是很重要的,一個用例的好壞,主要是看其是否覆蓋了所有的可能性。
請求參數
除了以上這些,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方面,就是測試數據。對于一個接口來說,數據的設計可以說是重中之重,因為數據才是接口測試的核心,一旦數據發生改變,結果就會有很大的差異,數據是否符合要求,數據是否是有效數據,這些都要在用例中體現,比如你設計的數據是否來源于真實的數據庫,是否是有效數據。對于接口測試來說,請求參數就是我們對于數據的地方,所以對請求參數的分析要徹底,要到位。
一個接口測試用例,只要包含了以上所說的內容,就可以說是一個完整的接口測試用例了,如果你的數據設計合理,預期結果設計對應每次請求都有詳細的要求,那么這個接口測試用例一定是滿足要求的,一定是一份優秀的接口測試用例。